林伯强提出,政府未来可以考虑优先解决如并上网等清洁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地方政府需要重新考虑之前重设备制造的发展思维,从而最终达到战略转型的实现。
一代中国民族胶卷画上了句号。其余为社会公众股,占64.395%
另一方面,大陆尚德、LDK等大厂面临庞大财务压力,客户与其业务往来原本就有顾忌,若欧盟跟随美国之后开铡,将使得大陆厂营运状况更险峻,加速产业淘汰机制,台湾业者财务、质量都有优势,可望脱颖而出。一旦成行,台湾厂商将「隔山观虎斗」,客户端为避免遭课高额惩罚性关税,势必转单台湾业者。若欧盟委员会受理大陆太阳能业反倾销案,可望遏阻大陆砍价风气,对台湾业者将是利多。欧盟委员会最快明(6)日决定是否受理大陆太阳能业反倾销案,业界预期受理呼声大,对中国大陆太阳能业冲击远大于美国「双反」,台厂紧盯转单商机,昱晶(3514)、新日光、茂迪、升阳科等电池厂有望受惠。大陆《21世纪经济报》报导,欧盟已于日前对大陆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确认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但遭大陆商务部澄清并无此事,但同时间紧急召集大陆太阳能龙头厂商讨对策,透露大陆对此事件高度重视。
业界指出,欧洲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大陆又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输出国,欧盟委员会是否受理大陆的太阳能反倾销,业界高度关注。茂迪认为,欧盟委员会决议影响甚大,先前大陆太阳能电池厂被美国课征高额「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大陆制太阳能电池转往欧洲倾销,造成市场价格崩跌。若欧盟委员会不受理,产业仍须一段时间调整期,「苦日子」还要撑一阵子。
目前尚难判断欧盟委员会的决议方向,但其结果将牵动两岸太阳能的势力消长。他分析,全球太阳能电池只剩台湾与大陆具经济规模,若欧盟跟进美国实施贸易制裁,恐导致陆太阳能业全面停摆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的专家表示,如果对韩国美国欧洲的多晶硅反倾销通过,无疑中国进口的多晶硅将征收惩罚性关税,如此国产多晶硅价格将很快上涨,这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影响极大,因此这也成为国内组件厂商发对任何贸易战的理由。以国内最大组件厂商之一无锡尚德为例,据其公布的最新财务销售数据显示,该公司二季度销售收入为4.71亿美元,环比增加15%,而毛利率为-10%,销售收入中93%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组件销售。
上游多晶硅企业申请对外反倾销,下游组件企业则竖起反对任何贸易战的大旗。其中,产自德国的多晶硅为9100吨,比去年同期上升59%,德国的多晶硅主要来自瓦克化学。
收到进口冲击影响,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多晶硅平均售价大跌63%,降至23.2美元/公斤 ,据人民日报在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80%的企业已经停产。一位下游组件厂商对外联络负责人亦赞同上述说法,我们一直不支持贸易战,如对韩、美、欧盟产多晶硅制裁,将对国内组件厂商产生影响。早在今年7月,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以及重庆大全新能源四家多晶硅企业就向商务部申请,对原产美国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原产韩国多晶硅进行发倾销调查,商务部目前已经启动调查程序。此举若成,中国进口多晶硅价格上升,国产多晶硅价格随之上涨,国内下游组件厂商的成本徒增,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家对中国网记者表示。
上下游厂商态度迥异不过若欧盟开启制裁之门而中方不予还击,显然难以服众。在光伏寒冬中,活着是众多组件厂商的唯一出路,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或融资债券是企业选择自主活着的唯一动力,故众多组件在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一定程度的出货量。中国是光伏组件生产大国,我国2011年共出口价值358亿美元的太阳电池组件,其中出口至欧盟市场的比例占60%以上。中国是多晶硅进口大国,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占总量约55%,上述专家表示,中国自产多晶硅去年大约8万吨,而同期,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达6.46万吨,进口金额约为2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韩国。
阿特斯、尚德等多家组件厂商均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多晶硅市场是多元化市场,如果多晶硅进口受限,那么国产多晶硅产量也很庞大,企业不必过于担心多晶硅供应问题。8月底,商务部再次受理上述四厂商对欧盟多晶硅实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申请。
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家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从轮胎到风机、塔筒再到光伏,如果任由国外无限搞下去,我们的损失越来越大。相比于组件厂商的态度暧昧,国内生产多晶硅厂商已将欧美韩三家的多晶硅厂商拖上反倾销的大船。
尽管毛利为负,尚德仍需加大销售以为明年3月到期的5.41亿美金可转债筹资。国内光伏产业复杂的利益关系,令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并非如想象容易。不过组件厂商对形势的预判也并非极度悲观。但除多晶硅一项外,摆在中方面前可供制裁的光伏产品并不多,在没有看到最终结果前,几家主要组件企业对中欧光伏贸易战均秉持反对任何贸易战的观点。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约9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价格为27.5美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多晶硅反制战箭在弦上由组件厂商引起的这场纠纷势必要从多晶硅厂商找回来,上述专家表示,目前来看启动对欧盟的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已箭在弦上。
但国内主要的多晶硅厂商已将多晶硅反倾销战火燃遍多晶硅主要出口国。在新兴市场尚未打开的前提下,欧盟如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国内光伏企业无疑遭受灭顶之灾。
中欧光伏贸易战风雨即来,分析认为欧盟若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则欧盟国家产多晶硅很有可能被中国列入反制产品目录但除多晶硅一项外,摆在中方面前可供制裁的光伏产品并不多,在没有看到最终结果前,几家主要组件企业对中欧光伏贸易战均秉持反对任何贸易战的观点。
在光伏寒冬中,活着是众多组件厂商的唯一出路,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或融资债券是企业选择自主活着的唯一动力,故众多组件在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一定程度的出货量。此举若成,中国进口多晶硅价格上升,国产多晶硅价格随之上涨,国内下游组件厂商的成本徒增,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家对中国网记者表示。
其中,产自德国的多晶硅为9100吨,比去年同期上升59%,德国的多晶硅主要来自瓦克化学。不过组件厂商对形势的预判也并非极度悲观。阿特斯、尚德等多家组件厂商均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多晶硅市场是多元化市场,如果多晶硅进口受限,那么国产多晶硅产量也很庞大,企业不必过于担心多晶硅供应问题。收到进口冲击影响,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多晶硅平均售价大跌63%,降至23.2美元/公斤 ,据人民日报在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80%的企业已经停产。
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家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从轮胎到风机、塔筒再到光伏,如果任由国外无限搞下去,我们的损失越来越大。尽管毛利为负,尚德仍需加大销售以为明年3月到期的5.41亿美金可转债筹资。
一位下游组件厂商对外联络负责人亦赞同上述说法,我们一直不支持贸易战,如对韩、美、欧盟产多晶硅制裁,将对国内组件厂商产生影响。中国是多晶硅进口大国,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占总量约55%,上述专家表示,中国自产多晶硅去年大约8万吨,而同期,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达6.46万吨,进口金额约为2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韩国。
在新兴市场尚未打开的前提下,欧盟如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国内光伏企业无疑遭受灭顶之灾。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的专家表示,如果对韩国美国欧洲的多晶硅反倾销通过,无疑中国进口的多晶硅将征收惩罚性关税,如此国产多晶硅价格将很快上涨,这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影响极大,因此这也成为国内组件厂商发对任何贸易战的理由。
以国内最大组件厂商之一无锡尚德为例,据其公布的最新财务销售数据显示,该公司二季度销售收入为4.71亿美元,环比增加15%,而毛利率为-10%,销售收入中93%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组件销售。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约9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价格为27.5美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但国内主要的多晶硅厂商已将多晶硅反倾销战火燃遍多晶硅主要出口国。早在今年7月,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以及重庆大全新能源四家多晶硅企业就向商务部申请,对原产美国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原产韩国多晶硅进行发倾销调查,商务部目前已经启动调查程序。
8月底,商务部再次受理上述四厂商对欧盟多晶硅实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中国是光伏组件生产大国,我国2011年共出口价值358亿美元的太阳电池组件,其中出口至欧盟市场的比例占60%以上。
相比于组件厂商的态度暧昧,国内生产多晶硅厂商已将欧美韩三家的多晶硅厂商拖上反倾销的大船。国内光伏产业复杂的利益关系,令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并非如想象容易。
上游多晶硅企业申请对外反倾销,下游组件企业则竖起反对任何贸易战的大旗。中欧光伏贸易战风雨即来,分析认为欧盟若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则欧盟国家产多晶硅很有可能被中国列入反制产品目录。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冰雪严寒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